入伏了——三伏天
又到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候
而恰恰是这个时候
上火也容易找上门来
毕竟天气是那么的火热
因此这个季节本就容易感受热邪
易耗气伤津、生风动血
但是,人的身体中不能没有火,否则就容易造成手凉脚凉的情况。“火力壮”的人,即便在寒冷的冬季,也能手足温暖;然而也不能太“过火”,“过火”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特征,影响正常的生活健康。
导致身体“过火”的原因有很多,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:一是外感,如外感火邪,或喜食辛辣,或大量食用羊肉、桂圆等温热之品等;二是内生,通常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所致,如心情不畅、作息不规律等。
# 火热之邪的特征 #
1.
火为阳邪,其性炎上
火具有向上的趋势特征,因此火热之邪所导致的疾病多容易侵犯头面等身体上部的器官。如发热面赤、易怒、烦躁失眠、头痛头胀、耳鸣目赤、牙龈肿痛、口舌生疮、咽喉肿痛、头面部起粉刺痤疮等情况,就是老百姓习惯说的——上火。
No.2
火热之邪,易耗气伤津
火热之邪最易耗伤人的津液,一方面是热邪可开腠理,通过出汗使津液流失过多;另一方面,火热之邪也可直接伤害津液,损伤正气。因此,人体在感受火热之邪后,除有高热之外,往往伴有口渴喜饮、口舌咽干、小便短赤、大便干结等津液亏虚之症。
No.3
火热易扰心神
由于火热邪气是夏季主气,而夏季又通于心,因此火热易扰心神。人在感受火热之邪后,经常会伴随情绪上的变化,轻者易烦躁失眠;重者则会扰乱心神,出现狂躁甚至神昏谵语等情况。
No.4
火热易致肿疡
火热之邪致病通常会见到有红肿、热、痛的局部疮疡。《周礼·天官》提到:“疡医上工八人,掌肿疡、溃疡、金疡、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”,现代医学通常认为是有肿大物和溃疡共存的病理特点的一类疾病。
我们一般所说的“上火”都是一些比较轻的火热之证,完全可以通过自己调节作息饮食来解决的。但是还有个关键点,就是要辨清“虚实”。
正常情况下,人体处于阴阳平衡的状态。
实火,在中医里称为阳亢,也就是阳太过了。若身体的阴维持在正常值,而阳升到了平衡线以上,则会出现牙龈肿痛等一系列实火的症状。所以这个时候,药品制造建议治疗就需要以清热泻火为主。
虚火,在中医里称为阴虚火旺。这种情况并不是你真的上火了,而是身体的阴被消耗得太多,或营养跟不上,导致阴急剧下降,而显得阳比较多。造成阴虚火旺,致使身体出现反复口腔溃疡等一系列虚火上升的不适症状。此时,则不应该去泻火,而是应该滋阴。
# 吃得苦中苦,才能祛心火 #
在日常饮食中适当吃一些有苦味的食物,可以祛除心火,如苦瓜、苦丁茶、莲子心等。
# 记得多补水 #
夏季炎热,体内津液耗散得较快,因此及时补水很关键。厌倦了没滋没味的白开水,喝一碗绿豆汤也是不错的选择,绿豆性寒、味甘,可以清热解毒、消暑止渴。
或者选择吃一些含水分较多的水果,这时候西瓜就必须拥有姓名。西瓜具有消暑、清热、止渴、利尿的作用,素有“天然白虎汤”的美誉。试想在炎热的夏天吃上一口冰镇西瓜,简直不要太爽了。但是这二者本身都属于寒凉之品,要是本身脾胃不好的人,还是尽量避免过多食用。同样,一杯热绿茶也是可以达到清热去火、清心除烦的效果的。
24小时咨询热线 :0772-7611103
地 址:广西柳城县大埔镇河西工业园区富民路一巷6号
邮 箱:gxrtjt@163.com
![]() | ![]() |
关注日田 | 微信客服 |